由青岛市重点低效片区(园区)开发建设指挥部主办,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、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创作展示中心、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承办,青岛地铁美术馆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、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支持的《超边界 · 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实践作品展》于2023年4月27日下午在山东省青岛市雕塑馆正式举办开幕。同时还举办了以《超边界·公共艺术赋能城市创新》为主题的“对话城市”公共艺术活动。此次展览将从2023年4月27日-5月17日,为期21天。
本次展览由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主任王强辉;青岛市雕塑馆展览活动负责人、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创作展示中心主任叶东炜共同策展。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震担任活动主持人。
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分别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创建院长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中;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;青岛市陶艺协会会长许雅柯;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宏文;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副主席孟申晖;中国传媒大学设计学教授、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秘书长武定宇;韩国著名当代艺术家、设计师、策展人崔正化;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熊时涛;原青岛市文化局副局长娄官连;原青岛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朱悦涛;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主任王强辉;青岛市雕塑馆展览活动负责人叶东炜等。
据悉,本次展览通过邀请李震和熊时涛两位领衔艺术家及70余位中青年艺术家创作作品,按公共艺术在不同城市空间的实践,采用6+N模式,涵盖文化地标、城市客厅、人文机场、轨道交通、城市家具、乡村振兴六大版块,并设立自由创作版块,展现中青年艺术家对公共艺术领域的实践探索,共展出公共艺术作品六十余件,涵盖城市雕塑、城市家具、影像艺术与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类型。
本次展览重在关注青岛,促进公众认识和感受艺术魅力。同时,还特邀请了多位青岛市相关部门领导和知名艺术家进行对话讨论。从公共艺术的视角探索提升城市品质的新思维、新路径,搭建更广泛多元的交流平台,推动艺术理念植入城市公共空间,呈现“公共艺术”的全新理念,实现公共艺术与公众、城市的对话和互动,展示青岛新时期背景下更为丰富、更多元化的艺术面貌,是中国城市更新与文化建设成果的艺术盛宴,也是重新审视公共艺术意义与价值的学术探讨。
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最鲜明最显现的载体,城市公共艺术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意向、文化诉求和人文关怀。随着人与人交流空间的转变,公共艺术不再仅局限于城市空间中物化的构筑体,还成为事件、展演、计划或诱发文化生长的催化剂,这种强调“发生”的过程,超越了传统艺术边界,使得公共艺术具有连接一切的无限可能。
因此,本次展览对公共艺术的形式不再局限于装置、雕塑、壁画等方面,而是以全新的理念、超越传统边界、以多向度的表达、营造城市空间的艺术性体验,并从公共艺术的中国实践代表城市发展的新愿景和方向,让青年艺术家对公共艺术的重新诠释,开启公共艺术领域的实践探索,以超越边界的开阔视野,创造艺术城市的无限可能。
本次展览希望能够使得成为一个特殊的场域,引发观者对“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”的思考。以这样高端的、为中青年艺术家搭建的、促进艺术家文化沟通、艺术交流的平台持续举办,为呈现出澎湃多元、精彩盎然的青岛城市艺术生态美景竭尽全力。